中國貿易順差呈現下降趨勢
中國貿易順差呈現下降趨勢
中國貿易順差呈現下降趨勢 更新時間:2010-4-2 0:55:46 ■本報記者 馬會
3月3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09年銀行代客結售匯與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數據顯示,兩項數據均維持順差,但與2008年相比,順差分別下降42%和56%,呈現大幅下滑趨勢。
業內人士分析,從貿易角度來說,數據反映了中國貿易順差呈現下降趨勢;從資本項目看,意味著市場對人民幣升值依然有著強烈預期。
外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了提高外匯統計數據透明度,將自2010年起按季對外公布月度銀行代客結售匯和涉外收付款數據。
順差大幅下滑
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銀行代客結匯9786億美元,售匯7151億美元,結售匯順差2635億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22%、10%、42%。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入1.4054萬億美元,對外付款1.2419萬億美元,順差1634億美元,分別比上年下降22%、13%、56%。
銀行代客結售匯是指外匯指定銀行為客戶辦理的結匯和售匯業務。其中,結匯是指外匯所有者將外匯賣給外匯指定銀行,售匯是指外匯指定銀行將外匯賣給外匯使用者。反映了外匯指定銀行為機構客戶和個人客戶辦理的結匯、售匯規模。
外管局稱,銀行代客結售匯差額不能等同于外匯儲備的增減額;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不等同于國際收支統計。
銀行代客結售匯差額是銀行代客結匯與售匯的軋差數,是引起中國外匯儲備變化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它不等于同期外匯儲備的增減額。因為引起外匯儲備變化的因素,還包括外匯指定銀行為自身辦理的結售匯和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變動等。
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不同于國際收支統計,它的統計范圍小于國際收支統計。指的是境內非銀行部門與非居民之間的資金流動狀況,統計時點為客戶在境內銀行辦理涉外收付款時,不能反映實物交易和銀行自身的涉外交易。
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
農業銀行總行外匯分析員王先生告訴本報記者,從貿易角度看,銀行代客結匯數據下降,意味著出口下降;售匯數據下降,意味著進口下降;結售匯順差下降,則說明中國貿易順差下降。這表明2009年中國貿易順差逐漸下降。
FX168首席外匯分析師孫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候表示,中國貿易順差下降,可能是受“后金融危機”的影響。比如歐元區的負面影響。這也對外釋放出信號,中國外貿形勢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樂觀,現在還不是討論人民幣升值的時機。
貿易問題是一方面,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即包括貿易,又有投資。不能具體的分清楚哪種原因導致這個數據。中國外匯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告訴本報記者,從外匯角度看,兩組數據均出現順差下降態勢,這表明市場對人民幣升值依然有著強烈的預期,人們更愿意持有人民幣。
譚雅玲認為,這也反映出中國目前的市場結構、市場技術和市場理念存在很大欠缺。市場不是根據自己的需求或者國家發展態勢來決定幣種或者資金格局,而是追著輿論和簡單炒作去運作,對企業和國家長遠規劃都不是有利的。
聲明:本頻道資訊內容系轉引自合作媒體及合作機構,不代表自身觀點與立場,建議投資者對此資訊謹慎判斷,據此入市,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