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利空升級大豆繼續尋根問底
禽流感利空升級大豆繼續“尋根問底”
中國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致死的病例在大豆市場上掀起波瀾禽流感利空升級大豆繼續“尋根問底”
中國衛生部23日晚10時通報,安徽省休寧縣發現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經搶救無效死亡。此消息一出,CBOT大豆價格便應聲而落,一舉洞穿前期底部,1月合約當日下跌了11美分/蒲式耳,創下了9個實現“兩個1百年”奮斗目標月以來的新低點。連豆昨日開盤跳空大挫,主力合約a0605收盤創下9個月新低2614元/噸。
今年禽流感來勢之猛,影響面之廣是前所未有的,國內禽類養殖業首當其沖地遭受到重創,而這種不良影響隨著禽流感利空因素的不斷升級向大豆生產、銷售、加工行業蔓延。
東北農民被迫拋售新豆
國內產區今年自新大豆上市以來,收購價格一直不斷走低,但是,大豆收購商們的收購意愿并不強。在今年農資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下,農民的失望和焦慮可想而知。據悉,目前黑龍江省部分農場僅僅銷售出去20%左右的大豆,大部分大豆仍舊滯留在農民手中,隨著年底的迫近,農民還貸壓力加大,部分農戶被迫低價出售大豆。受此影響,東北地區的大豆收購價格繼續走低,佳木斯地區大豆農村平均收購價1.15元/斤,牡丹江地區大豆農村平均收購價1.17元/斤左右,哈爾濱地區大豆農村平均收購價1.19元/斤。我們跟蹤的黑龍江大豆收購價格從月初的2450元/噸下跌到2380元/噸的水平,當月跌幅已達70元/噸。
飼料和壓榨企業面臨困境
國內禽類養殖業遭到禽流感的重創,這種影響不可避免地傳導到飼料行業。據統計,自今年禽流感擴散以來,江蘇省的飼料銷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山東省飼料銷售量下降30%以上,全國下降15%左右。飼料銷售量的大幅衰減給國內大豆期貨市場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目前大連豆粕期貨5月合約價格已經下跌到2200元/噸的水平,但本周的山東地區的43%蛋白含量的豆粕報價為2340元/噸,浙江地區的43%蛋白含量的豆粕報價為2330元/噸。由此可見,豆粕期貨價格已相對于現貨價格大幅貼水,投資者遠期繼續看淡的心態可見一斑。
由于豆粕和豆油價格的雙重低迷,國內壓榨業正面臨困境。11月23日的美國統計局公布的壓榨數量為1.582億蒲式耳,比去年同期增加2%。美國壓榨商們積極擴產的態度與中國壓榨廠形成鮮明的對比,2005年,中國部分壓榨企業因連續虧損而被迫出售,日前傳言Toepfer以及Cargill將計劃購買華農集團下屬4.所配的夾具應涂上防銹油保管;的壓榨廠以及破產的南通寶港,在禽流感的淫威之下,我們不得不相信這可能是現實。
中國大豆進口將趨減
11月中旬,國內各港口的進口大豆到貨量全國合計為77萬噸,上月中旬加在一起的到貨總量為163萬噸。預計整個11月份的到貨量會達到250萬噸,12月的到貨量也將接近200萬噸。目前,國內港口進口大豆而如今仍有240萬噸以上的存量,在國內各地油廠大豆壓榨普遍不太景氣的情況下,能維持這么大的大豆進口量令人吃驚。究其原因,可能并不是中國的真正壓榨需求所致,持續大量進口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履約前期合同,另外海運費的下降也為中國的貿易商和壓榨廠提供了一定的利潤空間。
美國農業部上周公布大豆的出口檢驗數量中,中國裝運了38.04萬噸。但美國今年累計出口檢驗總量為698.64萬噸,比去年同期的896.36萬噸下降22.1%。由于禽流感的影響,未來一段時間,疫情的蔓延情況將決定國內買家的采購進度和采購量,我們預計從現在開始,中國對美國大豆的采購和裝運速度將有所放緩。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這種說法可能也會符合禽流感給大豆各個產業鏈的影響。從禽流感傳播的季節性特征來看,這種壞影響可能在2005年年底之前不時顯現,在此影響之下,大豆價格可能會延續下跌的方向,繼續“尋根問底”。
廈門職業裝定做信陽試驗機
銅川工作服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