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股空襲警報頻傳基金大幅度減倉
銀行股“空襲”警報頻傳基金大幅度減倉
銀行股“空襲”警報頻傳基金大幅度減倉 更新時間:2010-4-28 22:48:19 在經歷2009年的集體放貸沖動之后,各家銀行開始集體面向資本市場融資“籌糧”,目前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兩家已上市國有商業銀行均已披露了各自的“籌糧”方案。業內人士分析,管理層對于物價的判斷可能正從“通脹預期”向“通脹”過渡,而對物價走勢的判斷將左右未來貨幣政策的方向,加息政策從幕后走向臺前。 利空一 銀行抽緊資金面
在經歷2009年的集體放貸沖動之后,各家銀行開始集體面向資本市場融資“籌糧”,目前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兩家已上市國有商業銀行均已披露了各自的“籌糧”方案。
日前有報道稱,建行將在4月29日的董事會上提出A H兩地同時配股方案,比例或定為10∶0.7。以當前市場預估,建行再融資規模約在500億~700億元。
盡管建行新聞發言人回應再融資方案只是市場傳言。但包括招商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在內的多家上市銀行目前也都提交了各自的再融資方案。而此前有報道稱,今年銀行融資計劃將達3176億,銀行的融資潮將對市場資金面產生巨大沖擊。
利空二
加息預期增強 央行頻表態觸動敏感神經
23日,央行在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報告中表示,下階段要努力穩定價格總水平,這是經濟刺激政策推出一年多來,央行首次作出“穩物價”的表態。24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華盛頓表示,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密切關注價格走勢和管理好通脹預期。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副巡視員李德在上海說,當前央行采取加息的可能性比較大。
業內人士分析,管理層對于物價的判斷可能正從“通脹預期”向“通脹”過渡,而對物價走勢的判斷將左右未來貨幣政策的方向,加息政策從幕后走向臺前。
利空三
本周兩市解禁市值 近2200億元
據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統計,4月26日~30日滬深兩市將有32家公司284.35億股解禁流通,以4月23日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達到2171.68億元,創近三個月來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解禁的32家公司中,有13家集中在4月26日,6家集中在4月27日,8家集中在4月28日,前三天27家公司解禁市值高達1885.47億元,占到全周解禁市值的86.82%。
利空四 基金大幅度減倉
去年,房地產公司定向增發股讓基金等機構爭破頭似地瘋搶。但到了今年,這些股票逐漸成為他們的噩夢。
今年以來,由于考慮到政策環境變化以及房價高企因素,許多基金進行了大幅度減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