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開市半年引領創新驅動作用初顯
科創板開市半年引領創新驅動作用初顯
1月20日,優刻得在科創板掛牌上市。該股既是云計算第一股,也是A股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企業。至此,科創板開市交易即將滿半年,掛牌上市的公司數量從去年7月22日首批25家增至75家。
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是提升服務科技創新企業能力,增強市場包容性,強化市場功能的一項資本市場重大改革舉措??苿摪逶诎l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方面進行制度創新,將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帶動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近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指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重大改革成功落地,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注冊制運行良好,科創板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作用初步顯現。
半年來,資本市場見證了“科創板速度”。一項統計顯示,截至1月15日,科創板共有206家企業申報,83家企業完成發行,其中73家已上市,合計首發募資845.42億元。從行業分布看,堅守科創板支持國家戰略的定位,企業集中于“三個面向”“主要服務”“重點支持”“推動融合”等領域。募資規模居前三位的行業分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產業及新材料產業。
二級市場上,科創板股票受到投資者熱捧,相當數量的新股上市首日漲幅超過100%。1月17日,74只掛牌交易的科創板股票總市值首次突破1.1萬億元,達到11309.06億元。其中,中微公司市值突破千億元,達到1048.38億元。當日,科創板共有14只百元股。樂鑫科技股價最高,1月17日收盤213元,較62.60元的發行價累計上漲240.26%。1月17日,中微公司相比發行價累計上漲575.66%,漲幅居科創板個股首位。
半年來,科創板交易運行總體平穩,投資者情緒逐步趨于理性。個股走勢明顯分化,有的股價創出新高,有的較上市之初大幅回調,有的在炒作過后“過山車”,有的一度跌破發行價。以首批上市的容百科技為例,發行價26.62元,去年8月6日最高上漲至69.46元,11月25日盤中最低跌至21.82元,其間累計跌幅超過65%。該股現已擺脫破發的尷尬,今年1月17日收盤價反彈至38.19元。
作為科創屬性的直觀體現,研發投入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從已上市的科創企業來看,研發投入的整體情況良好,不少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超過15%。以樂鑫科技為例,核心技術均來自于自主研發,2018年末研發人員團隊162人,占員工總數比例達67.22%;公司自成立以來持續投入大量資源于產品及技術研發,2016年至2018年研發費用分別為3029.15萬元、4938.39萬元和7490.00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4.64%、18.16%和15.77%,保持在較高水平。再看中微公司,重視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2016年至2018年研發投入累計10.37億元,約占營業收入的32%。中微公司研發費用由2016年的3.02億元增至2018年的4.04億元,呈逐年上升趨勢。
不少科創板公司展現出高成長的優勢特征。已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中微公司預計2019年業績同比增長93.68%至111.29%,海爾生物預計2019年業績增長50%至70%,南微醫學與萬德斯預計2019年業績分別同比增長55.8%、54%左右。
2020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提出,努力辦好科創板,支持和鼓勵更多“硬科技”企業上市。有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多個地區已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更多優質上市資源有望涌現。監管部門將持續推動提升權益類基金占比,多方拓展中長期資金來源,促進投資端和融資端平衡發展。隨著中長期資金加大引入,科創板力爭實現投融資平衡、一二級市場平衡,投資者將更多分享到優質科創企業成長的紅利。